交响
2012-12-27
tags:
明媚的下午,放学回家,卸下沉重的书包,给CD机塞进一张碟片,泡上一壶花茶小饮几口,坐在阳台沙发上小憩片刻,乃是烦劳一天以后最大的享受。看流光四溢,天空一碧如洗,偶见燕雀振翅,云卷云舒;闻乐声飘扬,音韵翩翩起舞,自觉心随律动,此起彼伏。那时候的心情,简单而优美。
老妈说,那是音乐的无穷魅力。的确,在做家务的时候,老妈通常都会先放起一张CD,听着海顿、莫扎特和贝多芬,在七十平米的生活里来来回回。随着交响的旋律,拖布就是她的指挥棒,碗筷叮叮当当,欢快的鼓点,让无聊的琐碎朝气蓬勃。这个时候,我会在写字台上写那些讨厌的周末作业,一摞摞的作业本凶巴巴地瞪着我,警告我说:小心点,老师办公室里的茶可不好喝!实在受不了它们的压迫,我就会逃到客厅,抓起一个可怜的苹果,一头扑倒在浸透了音符的沙发上。
后来,家里喜添新丁——一个128M的MP3。可以说,从那以后,周一到周五的生活从此告别了“默片”的时代,我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生活中插入心情的配乐,调味那些寂寞难耐的时光。
一摞白纸,平淡地存在着,绘上些许音符,便成了魔力的卷轴。洒在贝多芬皎洁的月光,肖邦寂静的夜,一支华尔兹;敲响莫扎特的军鼓,狩猎的门德尔松,夏夜的梦幻。宗教,巴洛克,古典,浪漫,现代……灵魂的魔法师们站在时间的月台,默默地注视着空间的过往,在朴素的仪式里祝福那些敬拜自己的生命。
如果说音乐是天堂,天堂也便是音乐,没有音乐便是地狱。在那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年代,恶魔的使者们,盘踞通往幸福的关隘。四十五分钟无声的折磨,无处宣泄的压抑,我们不堪重负。丧失福音的遇难者如同失落的怨灵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咆哮。
柴科夫斯基——《悲怆》——无声的演绎。
即便是悲,是怒,是无奈,是失却了音乐,也在用音乐的节奏谱写。
幸存于那场浩劫的信徒们,用自己的意志构筑避难的城墙,流亡的历练使我们告别了对唱诗班的依赖。神曲常驻于心。
每当嘈杂消匿,头脑中便不自主地回响着最适合此情此景的配乐,如同与生俱来的自动点唱机,翻阅着海量的曲库。我渐渐发现,这本身就是寻不着开头的交响乐,一首生命与音乐的交响。
当和声渐散,余音绕梁;当抗争临近尾声,生活归于平静,我仿佛又置身于家的怀抱:卸下沉重的书包,给CD机塞进一张碟片,泡上一壶花茶小饮几口,坐在阳台沙发上小憩片刻。看流光四溢,天空一碧如洗,偶见燕雀振翅,云卷云舒;闻乐声飘扬,音韵翩翩起舞,自觉心随律动,此起彼伏。
这样的交响,简单而优美。